口气调动体内炁息。
金光自掌心流淌而出,如液体般包裹木剑,渐渐凝成一柄三尺金锋。
“勉强及格。”
张之维点评道,“但化形不是裹层金漆就完事的。”
他突然并指成剑,一道凝练如实质的金光迸射而出,直取徐澈咽喉。
徐澈仓促举剑格挡,金铁交鸣声中,他连退三步才稳住身形。
“再来。”
张之维攻势如潮,金光纵横交错,在夜空中划出绚丽轨迹。
徐澈左支右绌,很快汗流浃背。
张之维明显留了手,但每一击都精准打击在他最薄弱的环节。
三十招过后,徐澈手中金剑已布满裂痕。
“停!”
张之维突然收手,“你太拘泥于形了。”
徐澈喘着粗气,手中金剑终于支撑不住,化作点点金芒消散。
“请师兄指点。”
张之维踱步到亭边,望着云海中若隐若现的月亮:“金光咒之所以称为#39咒#39,而非#39术#39或#39法#39,是因为它本质上是心性的外显。”
他转身直视徐澈,“你的金光纯粹却死板,就像...”
他忽然抬手,一道金光射出,在空中化作栩栩如生的飞鸟,绕亭三周后落在徐澈肩头。
“看明白了吗?”张之维问。
徐澈若有所悟:“师兄的意思是...我的金光缺乏灵性?”
“你太刻意了。”
张之维轻轻摇头,“修炼不是完成任务,而是认识自己的过程。”
这番话让徐澈醍醐灌顶。
他忽然意识到,自己一直把修炼当成系统任务来完成,而非真正的修行。
“多谢师兄教诲。”
徐澈真心实意地深施一礼。
张之维摆摆手:“回去吧,明日我又要下山办点事,过段时间才回。”
他顿了顿,“希望回来时,能看到一个不一样的清源师弟。”
…
月光如水,倾泻在龙虎山巅。
徐澈盘坐在后山一块平整的岩石上,指尖金光忽明忽暗。
距离张之维下山已过去五天,那句“金光缺乏灵性“的评价却如一根刺,深深扎在他心里。
“认识自己的过程...”
徐澈喃喃重复着张之维的话,散去指尖金光,仰头望向满天星斗。
山风掠过树梢,发出沙沙轻响。
远处传来夜枭的啼叫,更添几分幽寂。
徐澈闭上眼睛,尝试用张之维教导的方式去感受体内炁息的流动。
先天一炁在经脉中奔涌,如同一条欢快的小溪。
自从获得这个天赋,他的修炼速度确实一日千里,但正如张之维所说,他的金光始终缺少某种...生命力。
“到底差在哪里?”
徐澈重新凝聚金光,看着它在掌心变幻形态。
从简单的几何图形到稍微复杂些的花草模样,他都能轻松做到,但就是无法像张之维那样赋予金光灵动的神韵。
徐澈皱眉内视,发现体内先天一炁的运行轨迹确实与天师府正统功法记载略有不同。
难道这就是问题所在?
他尝试按照《金光咒要诀》中的标准路径引导炁息,却发现先天一炁本能地抗拒这种约束,就像一匹不愿被套上缰绳的野马。
“奇怪...“
徐澈忽然想起近些日子看过的一些道家典籍。
老子说“道法自然“,庄子言“逍遥无为“。
天师府的金光咒虽然体系严谨,但究其根本,不也是道家思想的体现吗?
灵光乍现间,徐澈做了一个大胆决定。
不再强行约束先天一炁,而是顺应它的自然流动。
他放开对体内能量的控制,任由先天一炁在经脉中自在游走。
奇妙的是,这股能量非但没有紊乱,反而形成了一种更为和谐的循环模式。
……
第二章 金光咒(3/3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